前天在网上看到几张照片,非常感慨。
拍的是马上高考考试的同学们:
孩子们狼狈的睡姿,桌子上成堆的复习提纲,叫人心疼。
看得出,这是一群辛苦拼搏的孩子。
他们小小的身体,扛着很难想象的辛苦和重压。
我给儿子看了这类照片,他惊讶地咧嘴,说:好可怜。
我说,但也好值得。
念书的确非常苦,但大家为何非要吃如此的苦?
由于值得。
01
讲一个故事。
2008年,安徽有位高考考试生,叫徐孟南,是个非常有想法的孩子。
那年高考考试,他故意交白卷,考零分,以表达自己对教育规范的不满。
随后,他顺利落榜。
之后的10年,他辗转在各类工厂,干各种没技术含量的体力活:组装广告箱、制造井盖、包装卫浴商品……
他想换好点的工作,但好工作都对学历有需要,他只有高中毕业,第一关就过不去。
在吃尽了生活的苦后,他终于幡然醒悟,了解了“念书才是最好的选择”。
2018年,徐孟南下定决心,再考大学。
当年以他的成绩,考二本不成问题。但十年之后,状况早已今非昔比。
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,一番艰苦鏖战后,29岁的他最后上了安徽的一所专科院校。
今年9月再开学,他就要上大三了。
12年前与他一块高考考试的同学,有的已经博士毕业,有的已是单位的中高层。
而他,需要用更艰辛的努力,去追回失去的所有。
他目前常会接到父母的求助,求他帮忙劝劝自己不想学习的孩子。
每次他都会认真告诉那些孩子:常识改变命,要珍惜机会。
这是他用自己10年的生活,换来的惨痛教训。
02
前段有个“硕士毕业做保姆”的新闻,很热门。
刘双,32岁,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,懂英语法语,供职过知名公司,也曾外派到非洲几内亚做顾客经理。
目前,她的职业是“保姆”。
看了她的简历,有人说她是“最牛保姆”,但更多人开始质疑:假如辛辛苦苦读个硕士,出来却做保姆,那念书还有哪些用?小学毕业就去做不就好了?
但你请往下想。
这位“阿姨”,懂早教、会英语法语、有常识有阅历,她跟普通阿姨能是否一样?
其实人家在保姆培训期间,就有顾客开出了2万月薪,而且还有不少雇主在推广竞价,成为了家政行业的“顶流”。
刘双说,自己不做饭、不干家务,只带孩子。
这就是读不念书的差别。
小学毕业做保姆,只有任雇主挑挑拣拣的份,也只能干最辛苦最没技术含量的活。
硕士毕业做保姆,就能挑选雇主,提我们的条件,收入也是其他人的好几倍。
网友说,这叫降维打击。等于刘翔参加你们学校的运动会。
更经典的,是那个“北大毕业去卖猪肉”的陆步轩。
他在离开北大后,做过不少工作,后来听说卖猪肉赚钱,就拿起了杀猪刀,在市场卖肉。
不少人嘲笑他,“北大毕业生卖肉啊?那念书还有什么用?”
但。
由于陆步轩有文化有头脑,他的摊位买卖特别好,天天能卖12头猪,远超其他人。
再后来,他卖出了名堂,创办了中国第一所“屠夫学校”,亲自担任校长,撰写了20万字的教程,用来培养专业的屠夫与推广人才。
目前,他早已是亿万身家,光给北大母校,就捐款9亿。
他的合作伙伴,北大师兄陈生也说:“无论做什么,都要干出北大水平”。
是的,北大毕业的,即使卖猪肉,也比小学文化的卖得好。
这就是念书的意义。
正如一位网友所说:
上大学最大的意义,不在于学到了多少常识,而是提升了见识和起点。
你将来的进步取决于你在什么层次上考虑,与和什么层次的人共事。
上先进的大学,其实是提升这个层次的本钱最低的渠道,也几乎是唯一的渠道。
说到这里,就要讲一个细思极恐的数据了。
近期这类年,高考考试录取率快速增长,已经从1977年的5%,上升到了80%。
就是说,目前的孩子,10个考生里有8个都能上大学。
社会变化非常快。
40年前,读过高中就是高学历了。
而目前,高中毕业已经基本等于“没文化”。
过去考大学,是叫你从平民崭露头角,变成精英。
而目前考大学,是保住你能做个普通人,不沦为底层。
所以即使“大学生愈加不值钱”,但目前读大学,也比过去更要紧了。
由于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的状况下,势必会有不少高学历的人,流入低端行业。
假如你不念书,就很大可能要遭遇“降维打击”,连普通的工作都保不住,只能被挤到最边缘最辛苦的角落,其他人都不想干的事,才轮得到你。
你依旧可以存活,但丧失了选择权。你没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只能被迫辛苦谋生。
你可能非常想反抗,却毫无方法。
由于一个人假如在常识、见识、格局、人脉上都低于其他人,那真的就等于其他人开车飞驰,你靠两条腿狂奔。
只能甘拜下风。
一旦到了这种境况,你再努力也非常难翻盘了。由于你和对手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。
就像一个没读过书的农村阿姨,她再努力,可能也争不过会双语懂教育的硕士姐姐。
这就是努力念书的意义。
假如念书的时候没努力,之后可能多少辛苦都补不上生活的落差了。
所以,跟往后一生的艰辛相比,念书这十几年的苦,其实也不算什么了。
03
去年,有一个“博士毕业年薪200万”的消息非常热。
左鹏飞,华中科技大学博士,一毕业就被华为、阿里巴巴、腾讯“哄抢”,不但给出高薪,还提供住房。
最后他选择了年薪200万的华为。
人和人差距就是这么大。
有人挤在人才市场焦头烂额投遍简历,却得不到一份糊口的工作。
而有些人一毕业,就有大企业争着给他年薪200万。
差距来自哪儿?就是念书啊。
目前,左鹏飞说的最多的就是:庆幸自己读了大学,又读了博士。真的非常感谢过去那样拼命的自己。
当然,并非所有博士都有这么高的收入。但毫无争议的一点是,博士总体一定要比本科收入高,本科总体一定要比初中毕业工作好。
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个图表,赤裸裸地说明了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:
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,有80%可以获得高收入。
小学毕业的,近80%的是低收入。
当然,不仅学历。一般院校和985院校的毕业生收入也差距非常大。
《国际金融报》的一组调查也显示:中国500名上市企业的高管,84%拥有高学历,48%毕业于985学校。
这和大家平时所见,是完全对得上号的。
除去企业高管,其达成在大多数行业,都是高学历者的天下。譬如这次疫情期间,最被仰视,贡献最大的,几乎都是念书多的人。
钟南山,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(今北京大学医学部),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。
李兰娟,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。张文宏,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,之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。
……
假如没这类埋头苦读的人,大家目前可能还困在疫情里不可以自拔。
而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,也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回报。
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追求,也莫过于此了吧。
04
在某宝上,有一个给山区上学的孩子捐赠午餐的项目。
下面有不少留言,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话,特别叫人感动。他发了一张自己在工地搬砖的照片,说:
太多人,都是这样。
少时无知,不愿努力。
错过了念书的光阴,也错失了向上进阶的大好机会。
直到历程了社会的毒打,才了解念书的要紧,但时光一去不复返,只好抱憾终生。
人一直在真的失去了将来,才会了解自己失去的到底是什么。
但,当他们尝到命的苦味,转回头切切叮嘱后来者,却依旧有许很多多人,不信邪,不愿努力,又走上那条势必后悔的路。
就如此,一批一批,前赴后继。
最后世间遍布如此的人,他们吃了太多生活的苦,心里都藏着深深的懊悔,和一句“我当初如果好好念书,就好了。”
是的,念书的确非常苦,但不念书的生活会更苦。
你在念书上偷的懒,将来势必要以其它方法,千百倍地偿还。
一个人,假如不愿被其他人降维打击。
假如害怕在底层无望地苦熬。
假如渴望看更广阔的世界。
假如想从茫茫人海中杀出一条血路。
假如期望这一生活成最好的自己,见识最好的世界。
那样,念书,就是需要要走的路。
假如你已经错过了在学校里念书的机会,就请坚持以各种方法学习。
同时,叫你的孩子好好读书,走好他的生活路。
念书,可能是大家普通人,唯一不看脸不看爹不看权不看钱的翻身机会。
每一份辛苦,都可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。
付出再多,也值得。
图片来来源于摄图网、互联网,文章转自公众号李月亮,作者:李月亮,高人气作家,新女人主义者,扎实写字的技术人。解析情感,透视人性,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人成长。